时值清明,万物生长。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论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4月4日学院团委书记李宁、青马工程培训班学生骨干、研究生第一党支部代表一行53人走进秦皇岛博物馆,以“清明寄哀思 文脉永赓续”为主题,通过沉浸式参观与互动体验,在传承红色基因中缅怀先烈,在感悟文明脉络中汲取奋进力量。

同学们的参观之旅从三楼开始。这一层主要展示了秦皇岛地区从远古时期到近现代的历史发展脉络。石器、陶器、骨器……一件件珍贵的文物,无声地讲述着先民们的生活智慧与生存斗争。李老师带领大家不断参观、讲解,我们逐渐走进了秦汉时期的辉煌,看到了长城的雄伟、海港的繁荣,团队成员还用相机记录下每个珍贵文物的画面,仔细考量文物与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人物生活环境的关系,感受到了那个时代开放包容、勇于探索的精神风貌。

随后,同学们来到二楼的红色主题教育窗口。这里集中展示了秦皇岛地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历程,涌现出的英雄人物和感人事迹。生动再现了秦皇岛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浴血奋战、追求解放的光辉岁月。
在此,面对鲜艳的党旗,全体党员进行了庄严的重温入党誓词环节,大家肃立,右手握拳,齐声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誓言铿锵有力,激荡着每一位党员的心灵。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员,要牢记初心使命,赓续红色血脉,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最后,同学们来到了一楼,这里是博物馆的临时展览区,集中展示了秦皇岛地区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现代艺术成就。从传统的手工艺品到现代的艺术创作,从古老的民间习俗到现代的生活方式,展现了秦皇岛人民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创造、不断进步的辉煌历程。

从先秦时期的青铜器、两汉时期的陶器,唐宋元明时期的瓷器至明清时期的长城构件,无不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这些展品串联起秦皇岛地区浩瀚而又厚重的文化历史。此次活动让大家深刻体会到不仅要铭记历史文化,更要将这份红色基因转化为前进的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