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眼睛怎么会骗人呀”“等会儿你就知道啦!”4月22日,在“童心童趣”探科学第三课上,这样一段充满好奇与期待的对话,为柴达木路小学的学生们拉开了一场关于视觉差探索之旅的序幕。

李子怡同学授课
活动伊始,主讲小老师24级工商管理类专业7班李子怡以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眼睛会骗人吗?”拉开序幕,瞬间抓住了孩子们的好奇心。随后,她展示多组视觉错觉图片,如看似长度不同实则相等的线条、仿佛旋转的静态图案等,孩子们纷纷举手,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察与判断。当真相被揭晓,孩子们惊讶地发现,眼睛看到的未必是真相,初步感受到视觉差的奇妙。

柴达木路小学的小朋友展示自己的作品
为了让孩子们深入感受视觉差的奇妙,小李老师组织大家动手实践——绘制具有视觉差效果的图案。小朋友们发挥创意,认真描绘,完成后纷纷举起作品,兴奋地向小李老师展示。通过亲手创作,他们对视觉差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课堂氛围热烈非凡。

李子怡同学授课
互动与实践告一段落,小李老师随即带领孩子们深入探寻视觉差原理。先是剖析参照物对视觉感知的作用,而后引入光的折射现象。她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循循引导孩子们领悟其中科学奥义。为了让光的折射原理更清晰,小李老师组织了一项实验:将筷子置入清水中。观察到筷子“折断”的奇妙现象。随后播放的视频,更让他们直观了解光的折射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彩虹的形成、泳池水浅的错觉等。

柴达木路小学的小朋友们认真听讲
整堂课中,孩子们始终保持着高度的热情,积极回答问题,与小李老师互动频繁。小李老师温柔的声音、耐心的解答,让孩子们更加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课堂最后,她再次提问“眼睛会骗人吗?”,孩子们齐声回答“会!”,这一声响亮的回答,标志着他们对视觉差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场充满惊喜的视觉差探索课程圆满结束,柴达木路小学的小朋友们不仅收获了知识,更点燃了对科学的热情。未来,学院团委将持续优化课程内容,带领更多青少年踏上科学求知之路,在探索中发现,在实践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