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外国语学院联合燕山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于9月26日共同开展了“语心向党”爱国主义教育双语主题党课,将优质教育资源与理想信念教育送至柴达木路小学。此次活动既是我院创新语言教学形式、深化思政教育融入的具体实践,也是发挥高校学科转业特色、服务基层教育、推动 “大思政课” 落地生根的生动体现,彰显了我院在立德树人工作中的主动作为与责任担当。此次党课由张晟、赵佳怡和杨欣悦三位优秀学生代表主讲。

张晟以“语言—认知—情感”多维联动为核心设计思路,通过中英文互动,引导学生在中国地图上进行词汇标注。在语言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强化了国家领土完整意识与民族自豪感,更深刻体悟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逐步认识到祖国每一寸山河承载的历史重量与责任,进而自觉树立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信念。

赵佳怡在课程中聚焦五星红旗的政治意蕴与精神内涵,是我院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语言教学的重要环节。课堂上,赵佳怡深入浅出解读国旗背后的故事与象征,帮助学生从小筑牢国家意识、厚植爱国情感。在“为祖国送祝福”的环节,孩子们用中英文表达对祖国的深情祝愿,把对国旗的敬仰转化为行动自觉,进一步增强了维护国家尊严、守护国家荣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杨欣悦在课堂上系统回顾新中国七十多年发展历程,是我院以历史为脉络、以语言为载体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关键实践。杨欣悦在课堂上清晰展现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的辉煌成就,结合新时代青年成长方向,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个人发展与国家命运的紧密联系,激励学生从历史中汲取力量,立志将青春奋斗融入民族复兴伟业,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勇担使命。

“语心向党”爱国主义教育双语党课,是外国语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也是我院联合研究生支教团服务基层教育的具体成果。我院通过将外语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既拓展了柴达木路小学学生的语言视野,更在润物无声中为孩子们播撒下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种子。未来,燕山大学外国语学院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发挥外语学科专业特色,深化与燕山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联动,把红色基因融入课堂,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育人始终,努力培养一代又一代胸怀理想、勇于担当、坚韧奋斗的新时代青少年,以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时代新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