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团委(团总支):
根据共青团河北省委《2025年度河北省百万大学生社区建功行动深化方案》要求,为深化校地实践结对机制,推动大学生参与社区治理与服务,现就我校相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参与对象
全体在校学生
二、目标要求
各学院团委(团总支)以团支部为单位,每学期组织3-5次集体社会实践活动,每名大学生每学期至少参与1次实践。
三、方式方法
区分在校期间和寒暑假两个时间段分别组织。
(一)在校期间:以日常报到为主,以学院为单位,组织学生团支部就近就便向城乡街道(乡镇)、社区(村)报到,采取校地共建、团员报到、骨干兼职等方式,参与城乡社区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
(二)寒暑假期:以“三下乡”“返家乡”等社会实践活动为依托,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基层治理、实地调研、兼职锻炼等社会实践。
四、工作内容
(一)激发大学生在社区治理的参与度
各学院团委(团总支)需主动对接社区,优化实践路径,组织大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匹配相应岗位,实现大学生实践能力提升和社区治理技术手段革新的深度对接。
(二)加强大学生社区服务的覆盖度
各学院团委(团总支)就近就便,根据所对接社区的实际需求,有计划地设计、组织并开展志愿服务。通过谋划项目、打造团队、建立阵地等方式横向延伸社区服务广度,同时以各团支部前期工作中形成的品牌和渠道为基础,常态化纵向提升社区服务深度。
(三)提升大学生社区活动的活跃度
各学院团委(团总支)入挖掘优秀团队,通过整合学科优势、学生资源、学校文化,形成本校特色品牌,与基层公益类主题活动对接融合,丰富社区活动的形式,为基层增添青春活力,同时在活动中提高大学生的获得感。
五、实施要求
(一) 建好用好台账。做好院系-街道、团支部-社区的精准对接工作,建立健全本学院结对台账,督导本学院学生围绕基层需求设计实践方案。各学院团委(团总支)指导学生填写好《河北省百万大学生社区建功行动团支部汇总表》(附件2)、《河北省百万大学生社区建功行动活动记录表》(附件3),根据实践方案抽样检查各支部实践开展情况并动态更新项目台账,确保实践工作落到实处。
(二) 创新激励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区建功行动,将团员青年参与情况纳入本年度团员教育评议及优秀团员推荐,对表现优异的非团员青年要在合理范围优先纳为团员发展对象。
(三) 做好相关保障。各学院团委(团总支)保障指导学生参与社区实践的时长,鼓励学生协调好校外实践与校内课堂的时间,在志愿汇app做好活动时长记录,让在校大学生想参与、能参与、高质量参与。
(四) 学习宣传推广。组织总结提炼实践行动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总结归纳一批百万大学生社会建功行动中的典型案例和特色项目,依托团属新媒体平台和地方各类媒体对活动中的创新做法、有效机制、工作成果等进行宣传推广,形成良好的社会影响力。
请各学院团委(团总支)做好台账记录和存档工作。从3月开始,于每季度最后一个月18日前填写《河北省百万大学生社区建功行动台账》 (附件1)发送到邮箱tw@ysu.edu.cn。每月至少发布一篇新闻到团委网站。
附件1: 河北省百万大学生社区建功行动台账
附件2: 河北省百万大学生社区建功行动团支部汇总表
附件3: 河北省百万大学生社区建功行动活动记录表
附件4: 关于2025年河北省百万大学生社区建功行动深化方案
共青团燕山大学委员会
2025年3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