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关于组建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第28(2026-2027年度)研究生支教团有关工作的通知》(全国项目办发〔2025〕3号)和我校相关工作安排,现将第28届研究生支教团招募选拔工作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内容
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报名、择优选拔”的方式,招募不少于11名具备我校推免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和若干在读研究生,到西部地区基层中小学校开展为期一年(2026年8月至2027年7月)的基础教育志愿服务工作和力所能及的社会扶贫、各类公益活动等。
二、招募对象
1.达到学校推免遴选基本条件的2026届应届本科毕业生及2024、2025级在读研究生。
三、招募条件
1.具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和集体主义精神,理想信念坚定,社会责任感强,遵纪守法,积极向上,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较强的吃苦精神和适应能力、良好的表达能力以及奉献精神。
2.诚实守信、学风端正、品行优良,无任何考试作弊和剽窃他人学术成果记录,无任何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
3.身心健康,符合《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体检项目及标准》,能够适应西部地区艰苦环境,能胜任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志愿服务工作。
4.中共党员(含中共预备党员)及取得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者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三、招募程序及日程安排
1.招募宣传及个人申报(9月2日-9月5日)
各学院广泛宣传,确保学生了解支教工作的意义和相关政策;凡志愿参加研究生支教团且满足招募条件的,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燕山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报名登记表》(附件1)。
申请人将报名登记表、在读期间成绩单(2025级研究生上交本科期间成绩单)、获奖证书复印件、英语四六级成绩证、教师资格证复印件(尚未进行资格证认定的,提交教师资格证笔试及面试通过证明)等证明材料,于9月5日前交至各学院团委。
2.学院推荐(9月6日)
学院对申请人进行初审,将审核通过人员的信息汇总至《燕山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报名汇总表》(附件2),并为报名学生出具政治审查证明(无固定格式),于9月6日16:00前将加盖学院党委公章的报名登记表、报名汇总表、政治审查证明交至校团委(东大活202室)。
电子版材料包括报名登记表、报名汇总表,在读期间成绩单pdf版(以“身份证号_姓名”命名)、其他证明材料扫描件,统一命名“XX学院+研支团报名材料”以学院为单位打包发送至校团委邮箱mayuan@ysu.edu.cn。
3.学校选拔(9月7日-10日)具体选拔时间请以后续通知为准。
应届本科毕业生:
选拔由笔试、试讲和面试组成。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在读研究生:
选拔通过综合面试进行,面试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4.拟录取及公示
应届本科毕业生:
学校按综合成绩(试讲、面试成绩相加)对进入面试的候选人进行排序(排序成绩相同的,参考推免综合成绩排名占专业人数的百分比,比值低者优先),按录取名额不低于1:1.3进入拟录取名单。
在读研究生:
面试满分100分,取得80分及以上成绩的候选人将被列入拟录取名单。
名单经学校审核后,在校团委网站予以公示,公示期不少于五个工作日。
5.心理测试和体检
进入拟录取名单的候选人,需参加学校组织的心理测试和体检,心理测试或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6.录取
通过上述招募环节且合格的候选人,按录取名额确定录取名单。
四、服务地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具体服务地以团中央审批为准)。
五、其它事宜
1.已取得中小学教师资格证,或已通过中小学教师资格证任意科目的笔试和面试(须提供成绩单)但尚未进行资格认定的考生,可免笔试,直接进入试讲环节。
2.公示期间如拟录取候选人心理测试不合格、体检不合格或自愿放弃,则顺位递补。
3.应届本科毕业生获得研究生支教团成员资格后,不得再报考研究生、申请出国或就业。在读研究生获得资格后,须于支教派出前完成当前研究生阶段规定的前置学业安排与任务,确保不影响正常派出。若因个人学业安排不当导致无法按时派出,将予以责任追究。
4.入选研究生支教团后,应届本科毕业生应认真完成本科阶段学习任务。如受纪律处分或未能取得毕业证和学位证,将不再享有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各项权利,且学校保留追究因个人原因导致不良后果的权利。在读研究生须服从统一安排,合理统筹研究生学业与研支团各项任务。如无故缺席规定的研支团相关任务,将视情节追究责任,严重者取消研支团成员资格及相关权益。
5.入选志愿者必须遵守《中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管理细则》,按全国项目办和燕山大学项目办的统一部署,服从服务地的分配、岗前培训等相关工作,按时到服务地报道上岗。
6.支教期间,志愿者必须遵守全国项目办、服务地项目办、服务学校和燕山大学的各项规定,服从相关单位的管理。遵守团队纪律,不得以志愿者身份从事以赢利为目的或违背社会公德的各项活动,无故不参加志愿服务或鉴定结果不合格的研究生支教团成员造成严重后果的,将按照有关规定处理,中途退出的,取消在我校继续攻读研究生的资格。
六、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马老师 0335-8057103
本通知由校团委负责解释。
共青团燕山大学委员会
2025年9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