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2025级新生对学科前沿的认知,激发专业学习兴趣,我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团委联合河北省重型装备与大型结构力学可靠性重点实验室、土木工程绿色建造与智能运维重点实验室的“新生专业启蒙教育”核心环节——实验室深度体验活动于9月下旬顺利举行。本次活动筹备周密,组织有序,分为两批次进行,为力学与土木类新生们带来了一场内容丰富、互动性强的科普盛宴。
精密筹备,专业团队护航启蒙之旅。
本次启蒙教育筹备工作历时两周。学院不仅完成了详尽的策划案、资源协调与安全规范制定,更组建了一支实验室主任、专业教师、研究生构成的强大讲解团队。通过前期系统培训与流程预演,确保每位新生都能获得专业且通俗易懂的讲解,保障了活动的高质量与安全性。
身临其境,感知力学世界的磅礴力量。
9月22日上午,力学专业新生率先踏入东区第一教学楼的重型装备力学实验室。实验室主任刘小蛮老师以“从实验室到起重机主梁”为题展开微讲座,结合正在进行的“雄安新区重型装备可靠性研究”项目,生动阐释了力学检测技术在保障国家重大工程安全中的核心价值。

图1:同学们在参观实验室
最令人震撼的环节出现在四台阵六自由度振动台的演示中。当模拟7级地震波的振动启动,钢构件模型随之规律性位移时,现场惊叹不已。刘老师即时解读:“这台设备能精准复现极端荷载,我们的研究目标就是确保建筑在灾难中的稳固。”在万能材料试验机旁,研究生志愿者通过现场抗压试验与实时应力曲线,将课本中抽象的“强度极限”概念转化为直观图像,深深烙印在新生心中。

图2:刘小蛮老师在现场进行讲解
聚焦前沿,体验绿色智能建造的革新魅力。
9月25日下午,土木工程专业的八个班级分时段参观了绿色建造实验室,主题聚焦于“绿色与智能”。在装配式建筑三维模型展区,孟德亮老师通过可拆卸的构件模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工厂预制、现场拼装”的节能高效建造模式,并结合京津冀地区实际案例分析了其在环保与效率上的双重优势。

图3:孟德亮老师在现场进行讲解
在智能运维监测区,高速激光扫描仪对桥梁模型进行着亚毫米级精度的测绘,展示了现代技术如何为建筑安全“体检”。活动高潮出现在BIM软件互动环节,新生们在指导下亲手完成简单的管线布局设计,真切感受到智能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强大应用。
启迪未来,座谈交流坚定专业理想。
活动尾声的座谈交流环节气氛热烈。针对“如何进入实验室参与科研”、“土木工程与AI技术结合”等新生关切的问题,老师们结合自身经历给出了切实建议,强调“大一夯实数理基础,大二积极融入导师课题组”的成长路径。实验室墙上陈列的丰硕科研成果,更为新生们描绘了清晰的学术发展蓝图。
2025级土木专业王同学的感言代表了众多新生的心声:“振动台的演示让我明白工程安全不是课本上的口号,而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BIM操作让冰冷的公式拥有了温度和价值。这次活动坚定了我学好专业、未来投身国家建设的决心。”
本次实验室深度体验活动,不仅是一次专业认知的启蒙,更是一颗颗科研种子的播种。它成功地在新生与前沿科技、学术殿堂之间架起了第一座桥梁,为他们的大学之旅奠定了坚实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