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6日,理学院育燕科教学社与海港区育花路小学的科教合作迎来新篇章——新学期创客课程正式拉开帷幕。开营仪式上,育燕科教学社指导教师李军及13名社员,与育花路小学副校长万晓琨、教导主任潘慧以及24名小学员齐聚一堂,共同见证港城“科教共同体”建设迈出更加坚实的一步。
仪式由育花路小学教导主任潘慧主持,简朴而庄重。万晓琨副校长为李军老师颁发“科技副校长”聘书,这一举措不仅表达了基础教育对高校智力资源的热切期待,也为高校科技力量深入校园搭建了更加稳固的桥梁。随后,万校长为全体大学生辅导员颁发了聘书,充分肯定了他们的专业能力与奉献精神。潘慧主任寄语首批小学员,鼓励他们在前沿的创客平台上勇于探索,点亮心中的科学之光。

万校长为科技辅导员颁发聘书
与上半年相比,本次合作实现了系统性升级。四门各具特色的人工智能与创客课程首次同步启动,构建出一个层次清晰、内容丰富的科创启蒙体系,包括:“童芯派人工智能课程”,聚焦软硬件结合,启发计算思维;“幻尔小车人工智能”课程,生动展示人工智能的决策逻辑与应用场景;“智慧农场人工智能”课程,延续上学期成功经验,进一步拓展项目深度;“3D创意设计”课程,引导学生将奇思妙想转化为可视化的三维模型。

科技辅导员教授3D建模课程
这一多元课程体系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编程思维、AI应用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空间想象力,为他们打开一扇通往未来科技的大门。
四门课程的同时推出,是理学院育燕科教学社学生团队积极践行“构建港城科教共同体”愿景的扎实行动。持续将高校的前沿资源与科研动态,转化为中小学生可触、可感、可实践的生动课堂。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科创生态的构建者——以点点星火,照亮港城校园中每一个科学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