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学院的段正宇同学以自身参与“挑战杯”等大学生竞赛的实战经历为引,生动地铺陈出“科技与创新是国家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这一深刻主题。他巧妙地将红军长征中不畏艰险、信念坚定的伟大精神,与当代科研攻关所需的精神品质相贯通,强调在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的道路上,同样需要这般坚韧不拔的意志。他激情呼吁同学们,要主动从革命先辈的身上汲取精神养分,将个人所学与国家战略需求紧密结合,勇于挑战前沿,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以实际行动践行科技报国的时代使命。

段正宇宣讲
电气工程学院王浩宇同学,作为研究生支教团成员,他深情回顾了在四川省彝族自治区支教的难忘岁月。面对艰苦的自然条件和教学资源短缺的现状,他与队友们坚守讲台,深入走访学生家庭,克服语言与文化差异,用耐心与爱心点亮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他通过一幅幅真实的照片,讲述了从“老师,山外面是什么”的稚嫩提问,到孩子们成绩进步、眼中绽放光芒的动人故事,生动诠释了“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的支教初心与青春担当。

王浩宇宣讲
外国语学院郑寒同学,别出心裁地将自己大学三年的成长历程提炼为“认知自我”、“突破边界”与“实践价值”三个递进的板块。她并未回避成长中的阵痛,而是坦诚分享了从面对专业学习的瓶颈,到初次组织大型活动时的无措,乃至在跨学科竞赛中遭遇的挫败。她以亲身经历证明,真正的成长始于勇敢地迈出舒适圈。她鼓励在场同学,不要被“不擅长”束缚手脚,主动去学习一门新技能、承担一项有挑战的任务,正是在这一次次“不舒服”的尝试中,个人潜能才被无限激发,最终遇见更强大的自己,书写独一无二的青春篇章。

郑寒宣讲
两场青年先锋宣讲活动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三位主讲嘉宾从不同维度展现了燕大学子的风采与责任担当,其真挚的分享在同学们心中播下了理想的种子。学院将持续搭建此类交流平台,激励广大学子以榜样为镜,见贤思齐,将个人成长融入时代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磅礴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