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团委(团总支):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全国青联十四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八大重要贺信和党中央致词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共青团在高校思政一体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根据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共青团河北省委有关文件要求,着力打造以赛促讲、以赛促学、以赛促行的共青团思政教育新模式,引领广大团员青年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中挺膺担当,现决定举办燕山大学“团、队携手·思政同行”微团课大赛。具体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凝聚青春力量 奋进强国征程
二、参赛对象
由全校专职、兼职团干部,青年思政课教师,班级团支部书记,“青马工程”学员等牵头,组织团支部、理论社团、社会实践团队、全体团员青年参与。
参赛组别分为个人组和集体组。个人组分为学生组、教师组2个组别;集体组每队不超过6人(含教师、学生),不允许跨校组队,可以跨学院组队,鼓励学生担任主讲人。
三、作品要求
(一)内容类别
作品须紧扣大赛主题,立足青年视角,从新思想、团的知识、爱国教育、发展成就、文化传承、青年建功6个方面展开创作,在充分体现团课的教育引导功能的同时,回应团员青年的急难愁盼以及团学工作热点问题。
1.新思想微团课:聚焦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论党的青年工作》《论教育》等重要著作和《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第一、二卷)《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等为教材,讲透创新理论、讲好伟大成就、讲清形势任务、讲出光明前景。
2.团的知识微团课:聚焦系统学习团章、团史、团纪、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阐释新时代共青团组织的职能定位、光荣使命与改革发展方向,解读团员的权利义务、先进性标准和模范作用发挥路径,讲好共青团服务大局、服务青年的生动实践,增强团员青年的组织认同感和归属感。
3.爱国教育微团课:聚焦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论述,结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重要节点,充分利用我省红色教育资源,深入挖掘西柏坡精神、塞罕坝精神等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河北实践,讲好中国的故事、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
4.发展成就微团课: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立足河北省情民情,以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在河北的生动实践为素材,讲述党领导下我省产业转型升级、生态环境改善、社会文明进步的时代画卷与发展成就。
5.文化传承微团课:聚焦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入挖掘古村古建、历史街区等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歌谣、地方戏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搜集运用新媒体、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赋能文化保护传承的优秀案例,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故事。
6.青年建功微团课: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希望要求,围绕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等领域,讲述青年在“三下乡”“返家乡”“调研河北”“百万大学生社区建功行动”“西部计划”等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亲身经历,突出实践成果与社会价值。
(二)呈现形式
作品呈现形式不限,要求富于创意、感染力强,可以采用红色地标实景授课、课堂教学、纪实创作、AI动画、情景剧、沙画等多种形式录制微团课视频。
1.红色地标实景授课:深入革命纪念馆、博物馆等场所,将革命文物资源禀赋创造性转化为团课教育教学的优质资源,推出沉浸式、体验式、情境式团课教学项目。
2.课堂教学:在教室、报告厅等场地进行授课,注重运用启发式、互动式、研讨式教学方法,结合PPT、板书、教具等辅助手段,清晰阐释理论观点和实践案例。
3.纪实创作:通过记录社会实践中实地走访、人物访谈等场景,真实反映青年学习、实践、感悟的过程和成果,打造“田间地头的团课”“行走的思政课”。
4.AI动画、情景剧、沙画等其他形式:鼓励运用AI动画技术、情景剧演绎、沙画艺术等新颖且富有表现力的形式,生动展现理论逻辑、还原历史场景、重温奋斗事迹。
(三)技术规范
1.视频时长5-8分钟,横屏拍摄,格式为MP4、宽高比16:9、分辨率1920×1080,画面整洁稳定,声音清晰,无角标、台标、水印或logo,鼓励采用创新剪辑手法。
2.演说稿800-2000字,必须为原创,不得抄袭,不得使用AI生成,要求脱稿演讲,演说过程中可辅以字幕、配乐、视频、画外音和PPT等展示。
3.主讲人需出镜,人物主体清晰,语言规范。
4.作品须为原创,严禁抄袭,非原创素材使用不得超过1分钟,并注明来源,需签署原创性承诺书(附件2)。
(四)版权说明
1.提交作品必须是由参赛者本人或团队原创并拥有完整版权的作品,因作品著作权、版权引起的纠纷,由参赛者承担责任。
2.燕山大学团委拥有对参赛作品的非独占性使用权,承诺将视频用于学习教育、媒体推广宣传及展播等非商业用途。
四、活动安排
(一)院级遴选(2025年10月10日前)
各学院团委(团总支)组织院内征集与初评,对作品政治导向、内容合规性进行审核,择优推报作品合计不超过6项(学生组、教师组、集体组每组不超过2项)。
10月10日12:00前将推荐作品相关材料电子版及加盖推荐单位公章后的扫描件(PDF格式)报送至燕山大学研究生会邮箱ysuyanjiushenghui@163.com。材料包含:
1.《燕山大学“团、队携手·思政同行”微团课大赛参赛作品汇总表》(附件1);
2.《燕山大学“团、队携手·思政同行”微团课大赛参赛作品原创性承诺书》(附件2);
3.作品视频文件;
4.演说稿文档(格式参见附件3);
5.个人或团队照片1张(JPEG格式,每张不小于2Mb,横版拍摄)。
上述材料建立三级文件夹:一级文件夹以“推荐单位简称+微团课大赛材料”命名(如“机械学院微团课大赛材料”),内含上述第1项(以及加盖学院团委公章的扫描件)和二级文件夹;二级文件夹以“参赛组别”命名(学生组、教师组、集体组),三级文件夹以“参赛组别+作品名称+选手/团队负责人姓名”命名(如“教师组+团务基础知识+张三”),内含上述2-5项(以及2、4项加盖学院团委公章的扫描件),见示例(附件4)。
(二)校级评审(2025年10月10日-10月25日)
1.资格审核:由燕山大学团委核查材料完整性及技术规范性。
2.专业评审:校团委邀请评委从思想深度、艺术表现、实践价值等维度对作品进行综合评审打分。
(三)奖项设置及成果运用
1.校级评审根据参赛作品质量和评审结果,每个组别评选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及优秀奖若干,由校团委颁发荣誉证书并择优推荐不多于3项作品参加省级评审。
2.参与推荐省级评审的参赛作品将有机会评选省级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及优秀奖。同时团省委将建立省级团课教育资源库,将获奖的优秀作品纳入,供全省大中学团课教学选用,并推送至“冀e青春”云平台、“河北省学生联合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展播。择优推荐表现突出的选手进入河北青年讲师团、参加河北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
五、工作要求
1.强化组织保障,凝聚育人合力。各学院团委(团总支)要高度重视,指定专人统筹负责。广泛动员青年师生积极参与,吸纳校院(系)党政领导、团干部、思政课教师等共同参与团课研发与教学,为赛事提供必要的场地、设备等支持。将本次大赛作为深化团员教育管理、夯实“三会两制一课”组织基础的重要载体,着力提升活动覆盖面和影响力。
2.聚焦实践转化,深化思想引领。各学院团委(团总支)要紧扣大赛主题,强化团干部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研究、阐释和教育教学能力培养,构建团课课程体系。重点结合社会实践成果转化,将实践经历、调研发现融入团课内容。加强青年思想动态研究,精准把握青年学生关心关切的社会现象、社会思潮、青年困惑及问题根源,提升课程针对性。
3.严把内容导向,确保质量水准。各学院团委(团总支)要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确保推荐作品导向正确、内涵充实、创意独特,坚决杜绝“低级红”“高级黑”现象。打磨出一批有灵魂、接地气的精品团课,发掘出一批既精通党的创新理论、又善用青年话语体系的主讲人才,为共青团上好“大思政课”丰富人才队伍和课程资源。
联 系 人:白丽丽
联系电话:0335-8387687
共青团燕山大学委员会
2025年9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