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 微信 | QQ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关于2025年秋季学期基层团组织开展主题团日活动和政治理论学习的通知

作者: 时间:2025-09-24 点击数:

各学院团委(团总支)、各团支部: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进一步夯实我校基层团组织建设,提升基层团支部活力与凝聚力,提高我校团员青年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结合我校共青团工作实际,对我校基层团组织2025年秋季学期主题团日活动和政治理论学习的开展作出如下安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不断激活“三会两制一课”制度效能,夯实基层团支部建设,加强理论武装,强化思想引领,紧密结合重要时间节点与发展实际,动员并引领广大团员青年自觉争当“五个模范”、落实“五个带头”,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奋勇担当先锋队和突击队,为实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加快建成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持续注入青春动能、贡献青春力量。

二、工作原则

1.强化政治引领。坚持把政治性、思想性摆在首位,组织团员和青年在主题团日和理论学习中接受政治教育,更加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2.激励挺膺担当。动员引领广大团员和青年投身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乡村振兴、民主法治、文教体育、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统一战线、对外交流、新型工业化、精神文明建设等重点领域,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挺膺担当。

3.尊重青年特点。注重用“青言青语”加强党的创新理论宣传阐释,综合运用情境式、场景化、网络化等方式,让团员和青年唱主角,让主题团日更有时代感、青年味。

4.注重示范引领。坚持理论学习和实践教育相结合,注重发挥组织化动员优势,聚焦重大主题、重点领域、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示范性主题团日活动,形成带动效应。

三、团日活动主题

1.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新生团支部必学)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各界青年群体的重要回信精神,全面落实团十九大部署要求,引导广大团员青年深刻领会回信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锤炼过硬本领。

2.国家安全,青春挺膺新生团支部必学)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团十九大关于组织动员广大青年投身国家安全实践的部署要求,引导广大团员青年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提升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勇担维护国家安全的神圣责任,将青春智慧融入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进程,以清醒头脑、过硬本领和实际行动,为筑牢国家安全屏障贡献青春力量、彰显青年作为。

3.树立正确就业观专题学习新生团支部必学)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关于就业创业的重要论述,引导广大团员青年树立正确就业观、择业观,提升核心就业竞争力,将个人职业理想主动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以脚踏实地、奋发有为的实际行动,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青春动能、展现团员担当。

4.培养爱国情怀——铭记历史 继往开来

组织团员青年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抗战历史,观看抗战题材影片,引导团员青年铭记抗战历史,传承伟大抗战精神,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从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

5.恪守团章守纪律,严守团纪铸初心

广大团员、团干部认真学习团纪处分条例,做到学纪、知纪、明纪、守纪,严格执行和维护团的纪律,自觉接受团的纪律约束,争做崇德向善、严格遵规守纪的模范。

6.消防护安——关注消防护平安,全民参与筑防线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团员青年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引导团员青年积极参与消防工作,共同筑牢消防安全防线。

7.共筑网络安全防线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团员青年牢固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努力成为网络安全的积极倡导者、主动践行者和有力维护者。

8.尊崇宪法法律——弘扬宪法精神,坚定制度自信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使团员青年深刻理解宪法的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引导广大团员青年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自觉成为宪法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9.坚守廉洁底线——以清廉之尺量心 彰显青年风采

通过组织学习廉洁自律相关法规条例、开展廉洁文化宣传教育活动,培养团干部、团员和青年的廉洁自律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增强纪法意识,净化朋友圈,为构建清廉校园贡献力量。

10.践行志愿服务——勇当志愿先锋 彰显青春担当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的重要论述,引导团员青年传承和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积极投身志愿服务,以实际行动展现燕大青年学子的担当作为。

四、政治理论学习内容

1.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丰富内涵、实践要求,深刻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学习《论党的青年工作》《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等著作,深刻把握党对青年工作规律认识的新高度,深刻把握新时代共青团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深刻把握新时代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正确道路。

2.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

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及《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贡献燕大青年力量。

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将于2025年10月在北京召开。各支部要认真组织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研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文件,深刻理解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工作部署,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部署要求上来。

4.持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

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奋勇前进》(9月1日第17期《求是》杂志),学好党史、用好党史,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5.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激励新时代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和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重要回信精神,牢牢把握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主题,引导广大团员青年立足本职岗位,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等各领域各方面工作中争当排头兵和生力军,展现青春的朝气锐气。

6.学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纪律处分条例(试行)》

共青团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修订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纪律处分条例(试行)》已于2025年1月1日起施行。广大团员团干部要认真学习团章团规团纪,自觉遵守和维护团章,严格执行和维护团的纪律,自觉接受团的纪律约束,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7.学习贯彻燕山大学第五次党代会精神

燕山大学第五次党代会是在学校全面深化改革、冲刺“十四五”目标任务、谋篇“十五五”战略规划,加快“双一流”建设和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全校上下要传承好、发扬好“六个坚持”的宝贵经验,锚定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奋斗目标,围绕推进“双一流”建设、实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全力冲刺,打赢“五大攻坚战”、践行“六项办学方略”、推进“九项重点任务”,回答好“强国建设、燕大何为”的时代问卷。

五、工作要求

1.提高站位,深化认识。各学院团委(团总支)要充分认识到团支部开展主题团日活动和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要意义,坚持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根本遵循,加强组织领导与过程指导。各团支部在本通知所列主题和学习内容框架内,创新运用团课讲授、辩论研讨、文体竞赛、实践劳动、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组织开展受青年欢迎、有教育实效的活动。本学期需按要求每月开展1次校级主题团日活动每两周开展1次支部集中政治理论学习,鼓励各支部利用支部委员会及团小组会每周开展学习。

2.认真落实,规范总结。各团支部书记需在本通知所给团日活动主题和学习内容范围内制定详细工作计划,学期末进行全面总结。每次团日活动及政治理论学习结束后,须及时将开展情况准确、完整地录入“智慧团建”系统。校团委将定期对各学院活动开展情况及系统录入情况进行抽查。对未按规定开展活动、未及时上传总结材料的组织及负责人进行通报。

3.广泛动员,强化宣传。各团支部应积极探索活动形式创新,对于内容优质、形式新颖、反响良好的主题活动,要加大宣传推广力度,着力提升活动覆盖面和影响力,切实保障主题团日活动和政治理论学习的育人成效。


共青团燕山大学委员会

2025年9月23日



Copyright © 2013共青团燕山大学委员会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335-8387687

邮箱:tw@ysu.edu.cn

地址: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河北大街西段438号燕山大学大学生活动中心 共青团燕山大学委员会
开发与技术支持:燕山大学信息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