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 微信 | QQ

根植冉庄沃土,叶茂红旅长青——燕山大学“冀忆红途”实践团赴冉庄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作者: 时间:2025-08-15 点击数:

“八十载沧桑,硝烟散尽;十六里地道,铁血犹存。”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2025年8月10日至12日,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冀忆红途”实践团奔赴冀中冉庄地道战遗址,在这座“地下长城”中开启红色淬炼之旅,用赤子之心解码“人民战争”的时代密码,在英雄土地上续写青春誓言。

图 1 实践团于纪念馆前合影

一、探索地下长城,叩问烽火初心

青砖斑驳,地道蜿蜒。团队成员步入冉庄地道战展厅,眼前锈迹浸染的土炮与泛黄的历史影像无声对话,将烽火岁月拉回眼前。讲解员动情讲述军民同心、地道抗战的壮烈史诗,“人民是真正的英雄”这一真理,在每一个故事中变得可触可感、撼人心魄。躬身踏入这座四通八达的“地下长城”,指尖拂过战时军民一锤一凿凿就的墙壁,目光触及巧妙布设的杀敌陷阱,在幽微的光影中,深刻体悟“村自为战、户自为战”的磅礴伟力与非凡智慧。

图 2 团队成员参观展柜

3 红色指挥序列图

4 冉庄地道战遗址历史墙

二、聚三方之声,绘红旅新卷

实践团与景区负责人共话红色传承,谈及到赓续薪火时,王主任目光灼灼地介绍了“小讲解员”计划:“我们已招募近三百名红领巾讲解员,利用寒暑假期为他们传授抗战历史的知识,再由他们将革命故事传递给游客。就是要让红色的种子深深扎根于孩子们的心中!”

图 5 团队成员采访主任

穿梭于冉庄街巷,实践团成员们发现,古朴的老式砖瓦房被赋予了新生,成为当地村民经营的特色店铺。这正是景区主任那句铿锵话语的生动写照:“我们景区,是建之于民、服务于民的!”目光所及,画着地道战图景的连环画、印着“保家卫国”的帆布包、带有冉庄印记的纪念币……琳琅满目的地道战主题红色文创,如烽火岁月凝结的果实,店主们脸上洋溢着自豪,向实践团讲述着每一件产品背后的烽烟故事。

图 6 团队成员采访店铺老板

图 7 团队成员进行景区市场调研

在纪念馆与遗址各处,实践团成员深深动容于络绎不绝的瞻仰者:白发老者凝望遗迹,追思往昔烽烟;青年学子神情专注,聆听历史的回响;稚嫩孩童仰起脸庞,懵懂的心中悄然种下红色的根苗。这自发汇聚的人流,专注肃穆的神情,无不印证着冉庄作为精神殿堂的强大感召力,红色的血脉在静默与凝望中奔涌传承。

图 8 团队成员采访游客

三、童手塑烽火,童心映红星

为赓续红色基因,实践团携手研学团,精心策划了“漫步冉庄”等主题活动。带领孩子们走进冉庄地道战纪念馆,用深情的讲解,将烽火岁月娓娓道来。

交流时,孩子们争先复述见闻:“我看到了那把立大功的枪!”“照片上的英雄眼睛里有光!”……此刻,那些关于信仰与家国大义的红色精神,早已褪去抽象外衣,化作清晰印记,深深镌刻进他们纯净心田。一颗颗稚嫩的红心,在历史辉映下,如初升红星般闪耀纯真光芒。

图 9 冉庄地道战遗址宣传册

图 10 实践团与研学团合影

四、青春誓言震寰宇,赓续星火启新程

实践行至尾声,实践团全体成员肃立于纪念馆内,胸膛共鸣,发出深沉而坚定的誓言。英雄的塑像在灯光下愈发伟岸清晰,仿佛穿越时空长河,正凝神谛听着这新时代的青春回响。铿锵的誓言,在纪念馆的穹顶下久久回荡:“以学铸魂,以行践知;向下扎根,向上生长!请党放心,强国有我!请人民检阅,奋斗有我!”

图 11 实践团宣誓

此次冉庄之行,是一次灵魂的淬炼与初心的叩问:红色文化,绝非尘封于展柜的冰冷遗存,而是奔涌在民族血脉中的滚烫基因;青年之责,不仅在于铭记历史,更在于激活那烽烟岁月里,万千无名者用脊梁扛起的信念担当!

征途在前,誓言在耳。团队必将紧握这淬火的精神钢钎,在时代的熔炉里锻造自我。我们坚信:不朽的地道战精神,必将在青春沃土中裂石生根,在复兴征途上猎猎招展,代代赓续,光耀千秋!


Copyright © 2013共青团燕山大学委员会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335-8387687

邮箱:tw@ysu.edu.cn

地址: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河北大街西段438号燕山大学大学生活动中心 共青团燕山大学委员会
开发与技术支持:燕山大学信息技术中心